青林何森然 桃李纷争艳
——记我院生物化学系青年教师余森艳
学生记者 戴楠 黎春雪 杜钰泠 敖敏
作为教师,曾先后两次获得“教学优秀奖”;作为班主任,先后获评“优秀班主任”、“三育人”先进个人,所带的班级获得“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
细数余森艳老师工作以来获得奖项,还不止这些。2013年11月,她被评为学校办学十周年“育人模范”;2012和2013年度她连续两年获得“科研优秀奖”;2014年,她被授予“高校系统践行群众路线好党员、好干部先进典型”荣誉称号,并再次获得“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先进个人。在这一个个奖项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勤奋踏实的背影。
用真心搭台架梯
“亲其师,信其道”。余森艳老师牢记立德树人的使命,在教学工作中,始终秉承一名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热情,虚心向督导专家以及同行老师请教学习,努力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一方面坚持博览群书,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科前沿,突出教学内容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先进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同时以诚相待,以情感人,将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深受同学们喜爱。
余森艳老师经常反思教学工作中的所得、所失、所感、所惑,与同事交流,与学生沟通,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过程,并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场景,特别是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与课程考核效果进行了大胆探索,“教”与“学”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获得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与好评。
用真爱点亮梦想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余森艳老师进校即担任2008级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两个专科班的班主任,后又担任2010级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两个本科班的班主任。为了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做好育人工作,在大一新生的每个晚自习余森艳老师都会坚持到教室与学生交心谈心,及时了解班级动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除此之外,她非常注重班干部的培养,经常对他们进行工作上的指导,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这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把自己放到了一个能对组织做出最大贡献的位置上,在以后的职业发展生涯中,学生们也因此受益终生。
在周末点评环节中,余老师认真负责,清点人数,传达通知,帮助学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奖惩分明。鼓励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创建良好的班风学风。
余森艳老师的用心经营与管理也取得了丰厚的回报。专科班学生有6人成功专升本。52人通过车铣专业技能中级(四级)理论和实操考试,获得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颁发的职业资格中级技能证书;两个本科班均获评“优秀班集体”,“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生物工程班英语过级率达56.8%,环境科学班英语过级率达66.7%,两个班共有9人被组织发展成为预备党员,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多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1人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1人参加湖北省第十九届外语翻译大赛英语大学B笔译组优秀奖,大四时有34人立志考研,最终有17人上线并顺利通过复试被录取。
乐于分享,勤于奉献。余老师经常会结合实际,跟新生班的班主任交流带班的体会和方法,倾囊相授,知无不言,努力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业务,少走弯路。余森艳老师以她强烈的责任感、质朴的感情、踏实的工作作风诠释着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本质和内涵,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实现着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用真情以心聚心
余森艳老师自2011年担任生物化学系副主任以来,尽职尽责,密切联系老师,深入学生一线,及时化解矛盾,努力为系内班风、学风建设出谋划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各项文体活动,任期内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认真完成了院系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另外,2009年,参与了学校本科专业评估工作,2012年,参与了学校学士学位授权评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以及湖北省物理化学年会联络等工作。目前,还负责生物化学系特色教学班的管理工作。正是在这种责任感的支撑下,余森艳老师不断探索改进管理方法,且思且行,虽然工作繁杂琐碎,但她也在其中获得了成就感与自豪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余森艳老师坚守岗位,一路求索创新,力求进步,用自己的热心、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赢得了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单位称心和自己开心。
用真诚上下求索
“活到老,学到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余森艳老师认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在做人方面,余森艳老师始终强调身教重于言传,试图通过自己的每个行为细节,培养学生良好的为人处世习惯。在学习方面,她更是学生心目中的表率,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青蓝工程”及相关学习活动,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实现教学相长,更好地指导和服务于学生。近几年,她先后主持完成多项科研立项工作,在《武汉工程大学学报》、《食品科技》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多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她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14年,她申报的一项精品课程建设立项获得立项批准。
前路漫漫,用坚持支撑信念;道阻且坚,以真情铸就明天。她以责任、智慧、奉献、真爱引领无数学生放飞梦想,收获桃李芬芳。
(编辑:雷迪)
本文转自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网,网址: